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合15篇

更新时间:2025-10-05 06:56:29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合1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昨天下班一路狂奔,去电影院看了唐山大地震,跟朋友一起去的!

这个电影,很震撼,尤其是开始的地震场面,做的真的很好,感觉身临其境,尤其是徐帆的表演,真的是这个电影的亮点,她的母亲,演绎的太成功了!

具体情节我就不介绍了,大家自己去看吧,我来说说我的感受!

首先,我哭了,在地震发生时候,徐帆的一双儿女在房间里睡觉,她和老公在外面,这个当妈的第一反应就是大喊,孩子,然后疯了一样往家里跑,跑到家楼下,眼看着孩子站在楼上喊,妈,徐帆应了一句,来了,那两个字,我的眼泪哗哗的,那种心情,我现在一边码字,一边还在流泪,简直是感同身受,再说剧里的爸爸,眼看着徐帆要冲进去,一把把徐帆拉后面,自己冲了进去,房子就在那一瞬间倒了,孩子爸爸就被压底下了,徐帆上去救,结果又赶上了余震,彻底救不出来了,徐帆抬头大骂,老天爷你不是人,这时候影院里,我边上是个60多岁的老大爷,也哭了!再接着是徐帆听见邻居说孩子还在,赶紧去救孩子,结果又听见只能救一个,一个板子压了两个孩子,撬一头,压一个,只能救一个,徐帆跪在那,无助的,喃喃的说,两个都得救啊,两个都得救啊,我边上的邻居已经哭的泣不成声了,那种无助,真是表现的太好了,当最后选择救一个时候,邻居说了一句话,说,孩子还是生一个好,然后自己都笑了,算是缓解了一下 自己的心情!

后来是姐姐在死人堆里醒过来,就是现在电影海报的那个场景,很惨,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血!

因为电影跨度是32年,后来的情节就没那么紧张了,不过剩下的时间,我一直再想,为啥他要救儿子,而不是女儿,一直想到电影散场,我还没想明白,不过电影的最后,徐帆的女儿张静初说了这样一句话,说,妈,我对不起你,我折磨了你32年,我现在才明白,那个是我弟弟,他能活着多好!

我注意了一下,来看电影的什么年龄的都有,像我边上60多岁的老大爷,是一家老小来看的,他一定是亲身经历了什么,因为他一边看,一边给边上的孙子讲解,而且也泣不成声!

总结,这是个不错的片子,推荐大家去影院看,但是别带孩子去,因为孩子太小,理解不了,感情丰富的必备两包纸巾!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吃午饭的时候重温了遍《唐山大地震》,刚开始便是震后满目狼籍的景象,心里难受的要命,觉得饭也变得难以下咽。周沫和雅菲都不在家,我一个人看着电影,很快便投入剧情。

元妮为选择救哪一个孩子而痛苦挣扎的时候我的眼泪也跟着流下来,奶奶要把方达接走元妮看着车离去我掉眼泪,奶奶于心不忍让方达下车我流泪,方凳为了把孩子生下来宁愿放弃自己的大好前途我哭,后面母女相认时妈妈洗好了一盆西红柿对已经中年的女儿说:“妈没骗你。”的时候,难过的喉头哽咽,简直想放声恸哭。还有最后打开女儿的墓地,里面放着给她的从小到大上学的课本。

影片写实又残酷,妈妈爱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女儿还是儿子都爱。但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她总是更偏向儿子。只有一个西红柿了,两个孩子都想吃,妈妈却直接拿给了弟弟,并对姐姐说:让给弟弟吃,妈明天再给你买。但殊不知以为的明天却是32年后。所以,当一块水泥板一头压着一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时候,最后会被救的那个人是弟弟是早已经注定的事情了。但是,在妈妈面临选择的时候,姐姐还是充满了希望,她一动不动的睁着眼睛在水泥板下等妈妈做那个决定,这个时候她在想什么呢?应该是想活下去吧,小孩子都是自恋的,她会觉得妈妈其实是爱自己更多一点的,妈妈应该会选我的吧。可是,妈妈说,救弟弟。姐姐绝望的闭上了眼睛。

人到底是什么啊?人为什么而活呢?生物书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人应该是主要以生存为目的吧?可是,这么说好像很对,但是又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一个人也可以生存啊,可那样的生存还不如去死。人类还需要爱啊。我们辛苦奔波,痛苦挣扎,只是想要证明自己是更被爱的那一个。

可是不是,自己不是更被爱的那个,妈妈选择了弟弟。我被抛弃了。

从此,这便成了方登一生的梦魇。

但是,她还是活了下去,带着被遗弃的恐惧活了下去。被一个没有孩子的军人夫妇收做养女。他们待她很好,都很爱她,但养母是一个精明但却不那么有安全感的人,她总是疑心这个领养的女儿长大了会不会离开,也担心自己丈夫和这个养女会不会产生其他方面的感情。方登知道养母在想什么,所以某些时候她也要小心应付。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当时间定格在那一刻,瞬间的永恒便成为心中一道难以抹去的风景,我不会忘记——那一瞬间。

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有太多镜头让我难忘。短短的几秒,也足以让人慢慢回味……

镜头一:地震来袭

大地一声怒吼,震醒了睡梦中的人们,也震碎了一颗颗不断颤动的心。主人翁元妮家的天,塌了。“大强!……”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哀号,丈夫永远地离开了。地震在她的心上划下一道永远也无法愈合的伤口,这就是一场噩梦!

镜头二:艰难抉择

方登、方达姐弟俩被埋在地下,焦急等待的元妮却被告之两个孩子只能救活一个。孩子是爸妈的心头肉,少了谁都不行。元妮苦苦哀求“两个都要”,可现实是残酷的,面对如此艰难的抉择,绝望的元妮最终选择了儿子。一句“救弟弟”浇灭了方登生的希望。元妮抱着方登,那痛苦的表情,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让人难忘……

镜头三:破镜重圆

从死人堆中爬起来的方登,将仇恨的种子埋藏在心中。时间没有让她淡忘一切,仇恨的种子反而如野草般发芽疯长。这让她宁可在养父母面前假装失忆,也不愿提起自己的亲生父母。2008年汶川地震,身为志愿者的方登、方达姐弟意外重逢,方登才见到了32年未见的母亲。盆中洗干净的西红柿,是母亲买来兑现32年前那晚给女儿买西红柿的承诺的。但这更是一个母亲爱孩子的心。身为长辈,为了能够让女儿原谅自己,元妮下跪了,让心灵震撼的镜头融化了女儿心中的坚冰,最终破镜重圆。

元妮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她也是伟大的。命运的不幸没有将这个柔弱的女人打倒,生活的磨砺让她更加坚强。为了逝去的丈夫,她不再嫁人;为了能让丈夫和女儿找到回家的路,她宁可住破旧的小屋,也不愿搬家,一张张薄薄的纸钱寄托了她对丈夫和女而无尽的思念;为了弥补心中的遗憾,儿子上学期间,她总会多领一套课本留给女儿!她其实是爱女儿的。只是当时重男轻女的观念让她将希望的天平倾向了儿子。

雪浓于水的感情并不会因为有人放弃了生命而从此消逝。爱其实一直都在。纵使放弃了女儿的生命,元妮一直都没放弃对女儿的爱。

《唐山大地震》将地震中的惨象呈现给观众。但是,它更反映了一个妻子对丈夫的忠贞不渝,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浓浓母爱,一个女人面对生活,面对困难的坚强不屈。它告诉我们什么是爱,如 ……此处隐藏7566个字……地震》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发自内心的震撼。我明白了很多,从今开始,一定要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个亲人,努力吧! 简评: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家园可以摧毁,骨肉可以分离,而真情却无法动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3

唐山,一个美丽而繁华的城市,又名凤凰城,却因为一场无情的大地震毁了。地震前兆,空中满是蜻蜓,鱼儿跳出了水缸,仿佛一场大雨将要来临。方大强和妻子元妮,龙凤胎儿女方达和方登,他们不算富有,但一家人快快乐乐的生活着,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方大强因为工作,常常在外,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晚上,方大强和元妮在工地上,不想。天一紫,大地摇晃起来,不好!为救家里熟睡的两个孩子,方大强牺牲了!方登方达虽然被救出来了,但一块楼板压在两边,但因为力气不支,只能救一个。救了方登,就要放弃方达;救了方达就要牺牲方登。元妮含泪选择了年幼的弟弟,当清醒的小方登听到母亲的抉择,开始恨她。震后,元妮独自抚养着方达,坚强地活了下去。而庆幸被救出的方登也被一对解放军夫妇领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姐弟两碰巧在救灾现场相遇了,一家人又团聚了!

从电影大概看来,并不是很让人感动,而恰恰是一些不惹人注意的细节,让人感概万分。“老天爷,你王八蛋!”这一句看似不文明的话语却包含了母亲太多太多对丈夫,对孩子的爱,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对死去丈夫的想。“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一句形于母亲倾诉的话语,写出了元妮对丈夫和方登的想念。当方登被解放军领养后,上学报名时,两位解放军说她叫王帆,方登说她叫王登,这说明方登想家,还没忘记元妮。当方登回家后,因为元妮以为方登死了,在家里还挂了方登的照片,因为32年前方登说要吃西红柿,所有,桌上还有一盘洗干净的西红柿。因为方达长大后有了钱,让元妮搬家,元妮不搬,怕方大强和方登找不到家。在给方登建的墓里,放了许多书,方达说,每年开学,母亲都会多买一份书给方登。

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一家团聚了。从四口变两口,方达读书后又两口变一口,一口再变七口(方达媳妇,方达孩子,方登丈夫,方登孩子)。

23秒,地震那短暂的23秒,让人惊心动魄;32年,漫长的32年,都是母亲一个人在悔恨中度过的。

亲人终究是亲人,是一辈子也不能改变的。看完这部电影,让我觉得:活着真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

时间飞逝,34年前的那场残酷的大地震曾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怀着崇敬的心情,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它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呐喊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三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抉择,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择啊!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的是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啊!对他们三个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这部电影真的好感人,好感人,这种大灾大难面前的亲情,不放弃生命,敬畏生命的品质,不都值得我们敬佩吗?剧中的王登在经历了无数灾难与离别后,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并得到了幸福,这幸福来之不易,细细品味才明白,这美好结局的建造者,应该是那对普普通通的解放军夫妇——登的养父养母。他们用真爱唤醒了登的希望,对登就像亲生女儿一样,是他们使登在经历了人生最低谷后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无价的生命!记得电影刚开始的时候,元妮就对着丈夫的尸体喊着,“老天爷,你这个王八蛋!”用一句主旋律的话来说,“灾难无情人有情”,只是我想等到要经过一次灾难和沉痛才能看清情,是不是太悲哀?悲情?感动?承重?……

23秒的死,32年的生……生死就是这么仅仅的嵌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我们会在片中责怪老天的无情,会在片中感叹人生,但是我想,过去了就过去了,而我们也该看看身边的这些人,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

看了这部电影,我的心情很沉重,我想:“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地震是多么的无情。我现在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所以,我以后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

距离上篇观后感,貌似过了n年了,小学毕业后就再没写过观后感了吧。还记得那部《妈妈再爱我一次》影片吗,从电影院出来的我,泪流满面。昨晚进入放映厅前,还被发放到一包餐巾纸,看来又是一颗催泪弹。

不同的人看了同一部影片有不同的感受,即使同一个看点,落下的也是不同的泪,感伤的不同的心。

面对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我们无能为力。凭血肉之躯,再坚强的信念也斗不过无情的天灾。我最受不了的就是这种悲情惨剧,我最无法忍受的就是被迫的无奈,我最痛心的就是看着身边的人渐渐离我而去可我却无能为力。

影片中的无奈---救弟弟牺牲姐姐,救姐姐牺牲弟弟,折磨着母亲痛不欲生。说了无数次的“两个都得救”后,被迫选择了弟弟。我知道,这句话对于姐姐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从而使得奇迹般死而复生的她,独自生活了32年后再与母亲相认。

曾经见过这样的一幕:一个乞丐上自动扶梯,由于没站稳,上升的过程中一直无法平衡,使得手中的乞讨碗不停地晃动,为了不让自己掉下来,只能选择让钱洒落。

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这辈子不要让我面临类似的选择,选择生命是最痛苦的。世上有这么一种人,因为不想被伤害,因此选择不去爱。他们对一切都漠然,他们对一切都淡然,不报希望就不会有失望,没有追求就不会遭遇打击。因为太渺小,太无能,无法给予世界社会需要的,干脆就封闭心灵,不被社会感染。这种自欺欺人的懦弱表现,看似很无知,实质真的很无知。他们私底下侃侃而谈,大肆发表内心对当局的不满,之后又感慨以卵击石的无奈,最后抒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做人本分。其实我很讨厌这种假仁假义的人,然而很不幸,我却又是这个边界的一员。

活了快三十年了,都还没赚一分钱,更别说为社会贡献了。一生琢磨着要为社会做点什么,却一直都是空想没有实际行动。

其实,《唐山大地震》给我的最大感触,倒不是抗灾的众志一心,而是对待生命的态度。只有喜没有悲的人生,不是精彩的人生;害怕悲而放弃了或许会有的喜,是一种错误;遇到了喜由于没有好好把握变成了悲,是一种遗憾。每一段人生,每一个生命,都可以谱写成一首动人的乐曲。只是有些属于声势浩大的交响乐,有些只是幽静的小夜曲。每一个态度,每一个心情,都决定着这首人生乐章的走向。

走出影院,问我同学的感受,她的回答是:活着真好。我的回答是:我要好好地活着。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