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假文盲》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假文盲》观后感1一个寒冷刺骨的冬日,北风呼啸。
在上海火车站的候车室里,人们焦急地等待着火车。一上车处,四位男子却站在“母子上车处”的位置,难道他们是文盲吗?他们行为让在场的人百思不解。最前面的是一位男子,挺着一个大肚皮,应该是一个有钱人,他对自己占据的有利地势沾沾自喜,目空一切,呆呆地看着前方。对被挤占在一边的妇女毫不理睬。第二位男子身穿大衣,头上戴着一顶皮帽,把脑袋遮得严严实实的,若无其事地站在那儿等着火车。第三位像是一个要回家过年的打工者,他矮矮的,穿着一件厚厚的羽绒服,闭着眼睛打瞌睡一般,不理睬任何人。第四位看起来十分讲究,好像是工作多年的医生,戴着口罩,生怕被传染感冒。他们的旁边却站着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在呼啸的寒风中,她显得衣着单薄,冻得瑟瑟发抖,那妇女怒视四周这些“假文盲”,却有些敢怒不敢言。
我们生活中有“假文盲”的事情发生吗?有!在图书馆里的墙壁上明明写了一个大大的醒目的“静”字,但里面的人却大声喧哗。在公共汽车上明明是老、幼、孕妇专座,却被几个年轻人占用,他们对上面的字孰视无睹,表情漠然,老人只好站在中间的过道上。在垃圾桶旁边也写着“迈出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但还是有很多人“远处投篮”,不时将垃圾扔在外面,弄得蚊蝇满天飞。在公共厕所里我们经常看到“来也匆匆,去也冲冲”的提醒语句,但还是有人小便后不冲,使厕所臭气熏天。
我们社会要遵守公德,要有责任心,不要当一个假文盲,要当一名遵守公德的好市民,要不然学习那么多的知识,认识那么多的字又有什么用呢?
《假文盲》观后感2只要人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丽。但是,今天我看了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画的这幅《假文盲》之后,真对那些文化水平高,道德水平低的自私自利的人感到非常憎恨,这幅画尖锐地讽刺了那些人物的极端利己主义心理。
画中,汽车站的“母子上车处”站着四个“壮汉”,真正的母子却在一旁无可奈何地望着那四个人。他们是什么人?假文盲。那四个“壮汉”可分为四类:
假文盲一号—理直气壮型:
这一位双手插在口袋里,挺着啤酒肚,一看就知道是当官的(肯定是个小官,因为没小车)。他笔直地站在最前头、真有“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之势。难道他看不到“母子上车处”这几个清楚的大字吗?
假文盲二号—怡然自得型:
瞧,这位头戴棉帽,身穿棉衣的人物,手放在口袋里,“闭目养神”好像听不着、看不到的样子,这真应了那句老话—一—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不烦。
假文肓二号—风度翩翩型:
三号鼻梁上架了副近视眼镜,头戴小皮帽,身着高挡羽绒服,真是“一表人材,风度翩翩”,咦?他可有“四个眼睛”呀,难道也不认识那儿个字?
假文肓四号—肆无忌惮型:
瞧,这高大的第四号。一看就是个小靑年,脸上戴着大口罩,一双“慧眼”扫描着一切事物,目光就是没落到矮小的母亲身上,还一脸“我是老大我怕谁”的样孓。
这时,车来了,那四个“壮汉”极其有“礼貌”地上车了,那对真正的母子才站在“母子上车处”,等下一班车的到来。
唉,想到这儿,真让我生气,那四个大男人毫不自责地站在那儿,对那对矮小的母子不但不给予帮助,更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那四个人真的不认识那几个字吗?不,是自私自利的心理占了上风,让他们成为了真正的“假文肓”。
唉!警察叔叔,打假的时候,千万要打那些假文盲呀!
《假文盲》观后感3漫画,是很多同学都喜欢的一项娱乐项目,它可以让我们紧张的心情在看过一遍有趣的漫画时放松下来,所以,我也非常喜欢漫画。可当我在看过一个名为《假文盲》这一漫画时便不再认为漫画只是用来放松心情的一个项目了。而是一个可以表扬或批评一些对警示语不顾或是不文明的人。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那就跟我一起走进《假文盲》这篇漫画中去吧!
在一个吹着寒风的早晨里,在公交站上陆陆续续地来了四个高高大大的男子。第一位男士穿着厚厚的棉袄把手放进衣服口袋里,第二名男士则也是穿着厚厚的棉袄,第三名男士带着一个圆框的眼镜穿着时尚,颇有知识分子的气质,第四名男士则带着大大的口罩,穿着白色的衣服像极了一名医生。他们站在车站东张西望地等待着班车的到来。突然,他们看到了‘母子上车处’这个绿色通道。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站到了‘母子上车处’,把一位抱着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的中年妇女给挤了出去。
这时,妇女手中的孩子以不解的眼神看着这四位男士,似乎在问:‘为什么我们要站在栏杆外面呢?’而这位中年妇女见了男士们这样的做为便报以热心的提醒,可是,男士们却眯起了眼睛丝毫不理会妇女的提醒依旧站在原地。其中第四位男士的眼睛里却难以掩饰他的不安。妇女见了这般景象也就只好抱着孩子无奈地站在一边等待车子的到来。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在草丛旁边立下的警示语,可却有很多同学视而不见这些标语,一脚踩进草丛中,只为了少走几步路或者玩耍。
看了这个漫画后,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视而不见那些立在马路边的警示语,做一个守规矩的公民。
《假文盲》观后感4社会需要公德,只有人人都讲公德,才能使社会变得和谐、美好。这是我看了漫画《假文盲》之后才懂得的。
瞧,一个公交车站里人山人海,一块警示牌上标着“母子上车处”几个醒目的大字。然而,一对母子却被无情地挤在站道一边,这些霸了道的大男人们对母子视而不见,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呢?
首当其冲的一位长得肥头大耳、身体臃肿,一副官相。只见他两手插在口袋里,眼睛紧紧地闭着。第二位身着军装,戴着大皮帽,站在那儿如同一棵挺拔的松树,嘴角微翘,好似在说:今天的事不能怪我,要怪就怪前面那位老兄吧,再说了,我今天这不是有急事吗?接下来是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帽檐下露出几根银发,穿戴整齐,还戴着一副眼镜,看上去像是位人民教师,他耷拉着脑袋,似乎在想:我是个老人,行动和那对母子一样不便。第四个男人更搞笑,他戴着个厚厚的大口罩,目光显得炯炯有神。戴口罩,为啥?一定是怕别人记住他那“光辉的形象”。
这些人不识字吗?不是的,只不过是他们对“母子上车处”几个字孰视无睹,一个个装文盲罢了。
看着看着,我不禁想起了生活中的“假文盲”:公交车上,明写着“老、弱、残、孕专座”的座位上偶尔会不和谐地坐着健壮的后生,而真正需要此座的却被挤在一边;广场上,绿茵茵的草地上,稀稀拉拉地人群坐着的、躺着的,“我也怕疼”的牌子只得在一旁轻轻哭泣;红绿灯前,总有那么一些人跟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当今社会,我们当然不希望看到“真文盲”,但我们更不想看到“假文盲”,他们是完美画卷中的污渍,是玲珑玉中的一粒沙子,是影响社会和 ……此处隐藏4403个字……赐,我们这个世界有一半在进行不功德游戏。
我们的世界有花、有树、有土,是一个美丽的春天,在这个春天里还有许多小的春天,我们应当适应的挖掘那些对与错的春天。
《假文盲》观后感12最近,我看了华君武先生的一幅极具讽刺性漫画——《假文盲》,使我陷入了沉思。
这幅漫画上的内容是:一个寒风刺骨的严冬,在公交车等候处的一旁,立着一块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母子上车处”五个大字,顾名思义,这是专门为妇女和孩子建设的。但是,“母子上车处”的站道里,却站着四个大男人,他们个个面无表情,把一位瘦弱的抱着婴儿的妇女挤在了站道的栏杆外。
这四个大男人中,为首的身穿一件大风衣,鞋子什么的都是名牌,像是一位商人,只见他双眼目视前方,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模样。第二个看起来像是一位军人,他身穿军大衣,头戴大毡帽,眼睛紧闭,仿佛在想:我是军人,为人民做了那么多好事,我应该享有优先上车的权利。第三个身材矮小,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脚蹬一双锃亮的皮鞋,好像挺有学问的。最后一个是戴着口罩的青年,一副心安理得的样子。被挤到栏杆外的妇女,用乞求的目光望着他们,可这四个大男人好像没看见一般,继续享用着不属于他们的这一切。
难道他们是文盲吗?不,不是的,他们都是装的,都是假的!从外表看,他们哪一个不像是知书达理之人?他们只是想占一点便宜罢了,想得到一点好处罢了,所以,他们就占据了妇女和孩子们的方便通道,用行动来告诉别人:“我是文盲。”我就想问问这几个假文盲:“你们还有良心吗?你们做人的原则去哪了?”
除了漫画中,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假文盲”:“请勿乱扔垃圾”的牌子立在大街上,大街小巷却遍地都是垃圾;“请节约用水”的标语贴在墙上,水龙头却还在伤心地“流泪”;“严禁践踏草坪”的告示牌旁,一块块草地都成了“光头”……这些都是道德败坏的行为。
我国是文明礼仪之邦,我们要学会发扬其精神传承其文化,不能让“假文盲”的足迹遍布大街小巷,我们要共同努力,做一个有素质、讲文明的人
《假文盲》观后感13这是一幅十分沉重的画,这是一幅机具讽刺性的画,这也是一幅耐人寻味的画。这就是华君武先生笔下的漫画——《假文盲》。
画中用极大的反差描绘出寒冬里的一对衣着单薄的母子,被四个文质彬彬、穿着厚棉衣的大汉挤出母子上车处,而那四个大汉却假装目不识丁,不知道这是母子上车处的事,让人看了之后,不由得扼腕叹息。《假文盲》塑造了一个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典型实例。其实,那看似只是一幅漫画,但那种无视社会公德,只图自己方便的文明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数不胜数。画中那四个大汉穿金戴银姑且不说,他们明明知道那是母子上车处而且旁边的牌子上也醒目地写着“母子上车处”五个大字,而那些人却依然若无其事、坦然自若,似乎他们根本不知道那不是他们呆的地方。
如今,人们为了一己私利而欺负弱小的事情,已成了社会上的家常便饭。我真搞不懂,难道那些小小的便宜真的就如此重要?这样做虽然自己方便了,但被你欺负的那些弱势群体则在心中埋下了怨恨,社会人际关系也就在这一点一滴中紧张起来,人们也在心中知道:你不欺负别人,别人就要欺负你。于是人人都真强好胜,整个社会也就被折腾得黯淡无光。如此看来,害人终归害自己。
那些被欺负的弱势群体当然也不能太软弱那样只会助长其它人的不文明行为,应该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些人既然不文明,你也应该得理不让人。我想也只有这样才能压压那些人的不正风气和他们嚣张的气焰。
《假文盲》,讽刺黑暗;《假文盲》,意味深长。人们也应该好好治一治这样猖狂的“假文盲”!
《假文盲》观后感14这是一幅漫画,漫画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在一个冬天的早上,一位妇女抱着一个婴儿,她想带着孩子坐车去公园转转。她看见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母子上车处”。她快步走到那儿,却发现那儿站满了人——男人,他们站在那,假装没有看见母子俩,丝毫没有要让母子俩排在自己前面的意思。他们眯着眼睛,把手插在口袋里,还有人戴着一个大口罩。站在一旁的母子俩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没有人在乎他们......
这些“假文盲”都只是为了上车能坐到一个位置而已,这幅漫画强烈讽刺了那些只为了个人利益,而不为别人着想的人。在生活中有许多和漫画“假文盲”相同的例子。
在地铁上,第一个车厢和最后一个车厢的座位都是给“老弱病残孕”的座位,可是很多人就像是没有看见“老弱病残孕专属座位”这个标志一样坐在那里,而且坐在座位上的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还记得有一次,我坐地铁的时候,有一位大约五六十岁的老奶奶走上车四周看了看,没有一个空位,而且,没有人给老奶奶让位!那些坐在座位上的叔叔阿姨有的假装没有看见,有的闭上眼睛假装闭目养神,还有的掏出手机假装在工作。老奶奶看到这一幕,无奈地摇摇头。如果我有一个座位,我一定会把它让给老奶奶,而不是坐在那儿视而不见。
在这世界上,假装自己是“假文盲”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有太多例子了。多到比我们吃过的饭还多,可是,这样做好吗?如果给需要座位的人让位会怎样?会少几块钱吗?不,不会的,但是,很多人还是为了自己方便或者自己舒服而选择去做一个“文盲”。
如果“假文盲”变少了,世界会不会更美好?
《假文盲》观后感15今天我看了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一幅漫画--《假文盲》:在“母子上车处”的站牌边站着四个大汉:最前面是一位中年人,他穿着厚厚的棉袄,眼睛直勾勾地望着前方;第二位是一个身穿棉大衣,头戴棉帽的中年人,他的眼睛半眯着,好像没有看见那几个醒目的大字;第三位是个老头,他穿着羽绒服,戴着帽子和眼镜,冷漠得像一块冰雕;站在最后的是一位戴着口罩的年轻人,他把头扭像一边,似乎并不想去看站牌上的字。一位戴着头巾的母亲,怀抱婴儿被挤出了“母子上车处”,婴儿在母亲的怀里神色惊恐,母亲望着眼前这四位衣冠楚楚的“假文盲”,眼中充满无奈和焦急......
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有很多次,在乘车途中,都能看到以下一幕:车厢内明明贴着“禁止吸烟”的告示牌,却总有人视而不见,毫无顾虑地吞云吐雾。许多乘客咳嗽起来,纷纷表示不满,有的打开车窗,有的交头接耳发泄不满,抽烟者往往对这一切视而不见,甚至洋洋得意--我就抽烟,你能把我怎么样?!
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有一个坐位明明写着“老弱病残专用座”,上面却坐着一个四肢健全,满面红光的“人”。似乎知道自己不对,他把头扭向窗外。一位老人站在他身旁,随着公交车的开动而左右摇摆,时间不长,坐在那个“人”前面的一位阿姨看到了这位老人,她立刻起身让坐,谁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个戴着眼镜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中年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坐了上去。周围的人都以轻蔑的目光看着他,他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想了想,站起来把坐位让给了那位老人。
现在社会上的“假文盲”很多,这些“假文盲”自私自利,只为自己,不顾别人,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他们应当为所做的事付出代价,受到人们的谴责。只希望“假文盲”越来越少,文明人越来越多。从我做起,只要我们能用感恩的心来对待生活,这世界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好。